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详细内容

HR到底有多焦虑

你焦虑吗?随着职场“内卷”的热度持续高涨,作为HR每天面对一才难求的压力、高效激励员工的难题‥‥‥

面对这些焦虑,HR该如何与之共处呢?

01
不确定时代的焦虑

焦虑是什么?

焦虑从何而来?

成熟的心智是焦虑的稳定器,让自己成长,学会与焦虑更好的相处。

焦虑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,在五六十年代时面对自然灾害、社会变革的时候,大家也会焦虑,但是在过去时代焦虑更多的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自然环境的应对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、生活水平的提高,大家更加关注自身内在的感受,就会放大自身焦虑体验。

以前,大家顾不上、医疗条件也不支持大家探究心理环境,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,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,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。同样,在美国的《时代周刊》中大家也可以发现,在西方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焦虑的爆发,也经历了从发现焦虑到理解它,最后与焦虑和解的过程。

02
那到底为什么会焦虑?

归根结底可以用一句话描述:你释放了欲望,但是你没有获得驾驭你欲望的能力。

就像经典的“棉花糖实验”中,测试的是孩子们“延迟满足的能力”。同样,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有很多“棉花糖”,金钱、职位、房子……社会中充满的诱惑都是我们的“棉花糖",在经济高速增长释放需求(欲望)时,我们还没有掌握驾驭欲望的能力,即心智的独立和成熟,便会产生心境的不安和虚妄,这也是心境障碍的来源。

在我们挣扎在持续膨胀的欲望与焦虑中,疫情的到来帮我们按下了暂停键,让我们停下脚步回到生命本来的样子,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,学会直面自己,学习去面对不确定性的世界。

03
心理问题与社会文化发展
在传统社会中,是一个结构稳定的人情社会,朋友、邻居、同事都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中,人的一生变化很有限,虽然内心状态可能不是很自由的,但它是确定的。

在网络社会中,每个人都是以个体为存在的,现代人,特别是大城市中的外来者,似乎生活在一种居无定所的智能社会。网络打破了传统的结构、打破了人与人情感的链接。我们看似更加自由,但也同时开始失去真实的自己。

网络社会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权威关系的变化,这也是雇主管理方式面临挑战一个本质的原因。例如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,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,专家与听众的关系等,这都是权威关系,传统的权威关系也在被颠覆。

以前我们都说父母的社会经验可以用来指导你一生的成长发展,但现在年轻人更多的人生经验是来源于互联网,老年人的知识和经验都在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无情的淘汰,这就带来一种“文化反哺”的现象。权威的地位在受到全所未有的挑战。

04
心理健康--稳定的人格结构
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永不之地。既然不可以永不长大,但愿永不苍老。永不苍老也是奢望,那么,可否永不孤单、永不害怕、永不忧伤、永不贫穷、永不痛苦?有一天,当我们幸福地在心中那片永不之地登陆,我们或许还是希望永不失去。

心理健康根植于内在稳定的人格结构。健康的心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智力正常、情绪正常、意志健全、行为协调、人际关系适应、反应速度、心理特点符合年龄。

05
常见的心理失衡反应表现
01
认知方面

问题解决能力与应对机制暂时受到打击,如否认、健忘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危机情景出现、强迫性思考、失去信心、内疚自责、丧失安全感、控制感等。

02
情绪方面

在暂时性的震惊之后,出现混乱、害怕、恐惧、沮丧、麻木、怀疑、悲伤、绝望、无助、羞愧、易怒、平静不下来等。

03
生理反面

心跳与呼吸频率改变,过度出汗,胃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、恶心、腹泻、血压升高、疲惫不堪、昏昏沉沉等。

03
行为方面

攻击、逃避、社交性退缩、食欲不振、哭泣、酒精和药物使用量增加、坐立不安、睡眠不安慰、过度警戒、无节制发泄等。

在现代社会中,我们的认知面临巨大的信息会变得强迫、追求完美、贴标签、情绪经常焦虑和抑郁的情绪、很多身心疾病广泛流行、在行动上要么内卷,要么躺平,这都是心理失衡的表现。

06
HR到底有多焦虑呢?

根据数据显示,HR在焦虑水平的评分中,31%打的是8分;26%打的7分;21%打的9分,目前为止已经有80%以上的人打分在7分以上。

在社会焦虑来源中,63%的人力资源从业者选择的是“职场压力、高强度工作”;在职业焦虑来源中,HR最大的焦虑源选项,57.8%的人力资源从业者选择的是“个人的职业发展”,在“个人的职业发展”中,HR最焦虑的问题中更多人选择的是HR在组织中的定位问题、未来上升路径不清晰问题。在从事人力资源的女性雇员中,最焦虑的方向是职业发展空间与年龄危机。

以上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到,工作对于HR来说更焦虑的是职业发展空间与未来路径。自我的发展和成长是HR们的刚需。但很有趣的另一个题目是,学习是否会让你更焦虑,有48%的伙伴表示,信息太多不知道学什么,而且真的是越学习越焦虑了。有句话说,你懂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。

就是讲知识和学习和人生的体悟缺一不可。心理学的成长并非只是知识,更多的是一起打破旧有模式,获得内在成长的过程。令人欣慰的是,在期待心理学给到自己的个人帮助方面,有61.9%的伙伴表示希望从根本上实现自己的个人成长。这也是《焦虑是头大象》这本书中想要给大家传递的最重要的一个精神。

07
理解焦虑

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、迷茫等不确定感受。面对焦虑,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做很多“安全行为”:

要么过分的努力(内卷、追求完美、控制强迫……)

要么各种逃避(佛系、躺平、拖延……)

安全行为就好像,我们走夜路时,因为害怕,不由自主地、被害怕驱赶的加快脚步的过程。这是一种“假装的努力”。因为它不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成长。反而会让我们跌入疲惫不堪和空虚失望之中。

比现实更可怕的是我们对于现实的“可怕的想象”。

你只有对自己的状态有觉察、对自己的情境有反思、然后才能真正地为自己的未来作出有效的行动决定。

焦虑并非一无是处,适度的焦虑可以让我们面对现实、调整好自己的最佳状态去迎接挑战。我们要学会能与焦虑共处、与焦虑做朋友。

08
重视心理科普,做组织的心理医生
现代的环境下,HR对组织的心理问题的把握,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要求。

HR需要能够评估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。可以筛查出可能存在风险的员工。

HR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方法,可以科学的、有效的缓解组织的压力水平。并对组织的压力来源能够比较全面地理解。

HR需要学习精神卫生法,熟悉相关涉及劳资问题的条款,避免组织面临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劳资风险。

09
找回自我确定感
在快速发展的时代,我们如何不被时代抛弃,跟上发展节奏的同时,又不丢弃自己。

从Be myself.到Make myself

我们经常喊着一个口号:我要做自己!可是,什么是“自己”呢?如何才能做好自己呢?

我们可以从“我感觉我是谁”,“我认为我是谁”,“我和他人的区别是什么“和“我是如何成长发展“的四个角度来理解“我是谁“。

我感觉我是谁是“自我感觉“。

我认为我是谁是“自我认识“。

我和他人的区别是什么是“自我界限“。

我如何成长发展是“自我同一性“。

自我感觉,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感觉。是偏向情感和直觉的部分。是对自己的体验和愿望。比如:我喜欢什么?我讨厌什么?我做什么的时候感觉更快乐?我会极力地回避什么?什么样的发型、穿什么样的衣服会让我感觉更舒适?我更喜欢和谁在一起?什么工作更能让我感觉到胜任?

自我认识,是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。是偏向理性的部分。比如: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优缺点?你如何评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?你对于关系的底线是什么?你如何评价你的着装风格?你信任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?你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如何评估?

当我们的自我感觉比较凝聚、自我认识也比较清晰后,就形成了自我边界。比如:接近什么样的人让我感觉良好,我的价值观认同什么人,这一系列感知和认识的组合构成了我的人际边界。比如,什么程度的加班我可以接受,超过了哪一程度我的身体就会透支,我必须拒绝。同时我对拒绝的行动在理性上认同,并能自己承担结果。这些感觉和认识构成了我们拒绝加班的边界。
在我们形成了方方面面清晰并有弹性的心理边界以后,就会以一个独立的状态尝试着把自己放置在一个更大的社会空间里。去拥有自己的角色和身份,不断成长、发展。同时在发展中不断稳定、协调、改善、充实自己的角色和身份。这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。我们尝试着把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整合起来,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“独具风格”的自我。

成熟的自我是焦虑的稳定器



END


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

电话:0579-85535275
电话:0579-89919188

地址:义乌市雪峰西路968号

联系我